三峽大壩
世界第一大的水電工程,位于西陵峽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斗坪,距下游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里。三峽大壩工程包括主體建筑物工程及導流工程兩部分,工程總投資為954.6億元人民幣。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動工修建,2006年5月20日全線建成。經國家防總批準,三峽水庫于2011年9月10日零時正式啟動第四次175米試驗性蓄水,至18日19時,水庫水位已達到160.18米。2012年7月23日,三峽樞紐開啟7個泄洪深孔泄洪。上游來水流量激增至每秒4.6萬立方米。2012年7月24日,三峽大壩入庫流量達7.12萬立方米/秒,是三峽水庫建庫以來遭遇的最大洪峰。
2008年6月6日《中國工業發展報告——中國工業改革開放30年》過程中,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專家和學者評選出了“中國工業改革開放30年最有具影響力的30件大事”,三峽工程名列其中。
2006年5月,全長2309米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,全線澆筑達到設計高程185米,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。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綜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樞紐,在發揮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運效益外,其224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為世界第一,1000多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居世界第一(伊泰普水電站第二其為948.6億千瓦時),三峽大壩榮獲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世界紀錄。
2007年三峽大壩景區成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。
壇子嶺景區
壇子嶺景區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,也是三峽壩區最早開放的景區,于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游人,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,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,海拔262.48米,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,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,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“長江第四峽”雙向五級船閘。
整個園區以高度的遞增從上至下分為三層,主要由模型展示廳、萬年江底石、大江截流石、三峽壩址基石、銀版天書及壇子嶺觀景臺等景觀,還有壯觀的噴泉、秀美的瀑布、蜿蜒的溪水、翠綠的草坪貫穿其間,放眼望去,靜中有動,動中有靜,仿佛置身于美妙的樂園。
185觀景點
185觀景點位于三峽大壩壩頂公路的左岸端口處,因與三峽壩頂齊高,同為海拔185米而得名。
站在平臺上向下俯看,就如同身臨壩頂,可以感受到大壩的高度,同時,現在海拔135米的水位也使我們能在這兒領略到平湖的感覺。而現在我們能看見的上游隔流堤、三期工程上游混凝土圍堰明年也將被水淹沒或是灰飛湮滅,但當工程全面竣工時,除了海拔175米的平湖景觀,這里更將是參觀船過升船機的理想地點。